• <td id="atodz"><ruby id="atodz"></ruby></td>

    1. <td id="atodz"><ruby id="atodz"></ruby></td>

      武漢市中醫醫院“冬病夏治”敷貼指南
      神秘黑膏藥敷貼不起泡 沿襲傳統工藝純手工制作

      時間:2020-07-15  來源:武漢網whw.cc  作者:whw.cc 我要糾錯


      2020年敷貼時間表

          頭伏 2020年7月16日(周四)

          二伏 2020年7月26日(周日)

          三伏 2020年8月15日(周六)

          冬病夏治大型義診

          【時間】  2020年7月14日上午

          【地點】  漢口院區、漢陽院區、二橋院區、臺北院區相關敷貼科室門診(預約敷貼患者免掛號費)

       

      三伏,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,是一年之中最悶熱潮濕的日子,卻暗藏養生良機。根據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的理論,每年三伏天自然界陽氣旺盛,是“冬病夏治”的最佳時機。

          7月16日進入頭伏,2020年冬病夏治節將正式拉開帷幕。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,武漢市中醫醫院推出專家在線問診、“三伏貼”包郵到家等便民舉措,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健康服務。

          專家在線把脈開方,

          “三伏貼”包郵到家

          “冬病夏治”穴位敷貼,是武漢市中醫醫院中醫“治未病”的特色治療方法之一,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推廣的適宜技術。

          武漢市中醫醫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黃金元介紹,常見的“冬病”有明顯的季節特征,每到秋冬季節容易發作,夏季周期性緩解,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“老病”“宿疾”,其次在受涼以后,作為一個誘發因素,常常會導致疾病的發作或加重。

          “夏治”的方法包括穴位敷貼、中藥內服、針刺、艾灸、拔罐、推拿等,其中以穴位敷貼應用最為廣泛。黃金元介紹,穴位敷貼是通過特選的藥物組成方劑,制成敷貼粘貼在特定穴位,使藥物透皮吸收并隨經絡運行到達臟腑,調整人體陰陽平衡,來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
          武漢市中醫醫院“冬病夏治”已開展二十多年,通過對名老中醫的經方、驗方進行梳理,研發出20多個敷貼類型,覆蓋咳嗽、咳喘、風濕骨病等各種“冬病”。

          武漢市中醫醫院醫務部主任倪濤介紹,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,為避免人群聚集,醫院推出一系列舉措配合“冬病夏治”,包括開通“互聯網醫院”,市民可通過醫院官方微信在線問診,開好的“三伏貼”包郵到家。所有敷貼均制作成小包裝,內附敷貼穴位圖,醫院官網同步推送各種敷貼種類的取穴視頻,方便患者對照操作。

          現磨麻油熬制“黑膏藥”

          巧用白醋“去火毒”

          黑膏藥,是武漢市中醫醫院制作敷貼的獨門秘笈。2012年,黑膏藥制作技術獲得國家專利。

          市中醫醫院中醫藥學基地主任藥師張義生介紹,制作黑膏藥的主要原料包括黃丹、麻油和白蠟。黃丹又稱鉛丹,因含四氧化三鉛有毒成分,市面上很難買到,不過將其外用卻具有拔毒生肌、殺蟲止癢的效果,是制作黑膏藥不可替代的原材料。目前醫院使用的黃丹,有專門的供給渠道,且經過檢驗合格,確保了原料質量穩定。

          為增加“黑膏藥”的可塑性,研究人員使用花生油、豆油、菜籽油和麻油反復比較,發現用麻油制作的藥膏可塑性、光澤度和柔韌性最理想。張義生說,藥學基地使用的麻油,都是在黃陂蔡榨街用白芝麻現榨的,以此確保原材料的品質。香味濃郁的麻油運回來,還要經過1個多月的沉淀,取上清液用于“黑膏藥”制作。

          傳統膏藥在熬制以后,需要揉搓7天以上“去火毒”,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性。研究人員發現,在制作環節中加入白醋,不僅性質更加溫和,同時加速膏藥凝固,調節了膏藥的粘性。

          生藥經炮制“減毒增效”,

          性質溫和不起泡

          “黑膏藥”是制作敷貼的基質,根據不同組方將藥粉加入其中,才能制成“三伏貼”。

          昨在市中醫醫院中醫藥學基地,制劑師傅在晾臺空曠處支起幾口大鍋,將“咳喘貼”“風濕貼”等對應藥材加入麻油浸泡1小時,然后加熱油炸,直至藥材呈現焦枯狀,再去渣濾出清油。接著,將清油繼續加熱到300℃左右,加入黃丹進行熬制,沿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,直到看不見黃丹的紅色。

          張義生說,判斷下丹時機有三種方法:一是煉油的濃煙轉為青煙再轉為白煙;二是油鍋里的大氣泡變成小氣泡;三是將一滴油滴入水中,散開后可以立即聚集成珠,俗稱“滴水成珠”。

          下丹熬制后,待膏藥溫度下降100℃左右,加入白蠟并攪拌均勻。溫度再下降100℃,將貴細藥材打成粉加入,“三伏貼”中的膏藥便大功告成。

          張義生介紹,大家平時接觸到藥材為生藥,偏性比較大,將其炮制后入藥,則可以改變藥性,減毒增效,在確保藥效的基礎上加白蠟使黑膏藥更加親膚。市面上常見的敷貼通常只能敷幾個小時,市中醫醫院的敷貼可以敷貼12小時以上。

          沿襲傳統制作工藝,

          手工攤涂“三伏貼”

          新鮮出爐的“三伏貼”膏藥外觀如瀝青,散發著濃濃藥香。幾名制劑師傅將膏藥連鍋端起,送入攤涂膏藥車間,這里的恒溫加熱裝置可使膏藥始終保持在100℃熔融狀態,不至于太硬,也不至于太軟。大家圍坐四周,開始手工制作“三伏貼”。

          用來“裝載”膏藥的介質有兩種:一種是不干膠貼,一種是棉布。張義生說,由中醫藥學基地研發的不干膠貼獲得國家專利,由托底、中心圓環和覆蓋層構成。制劑師傅掀開覆蓋層,用勺子將膏藥滴入中心圓環,每貼定量1.3克,待其凝固后便可封裝。絕大多數的穴位敷貼,都是用不干膠貼制成。

          另一種棉布貼,主要針對兒童使用。張義生說,這是因為兒童皮膚嬌嫩,棉布更加柔和,沒有了不干膠中橡膠等對皮膚的刺激,貼在脖頸處也更加舒適。記者看到,棉布貼被剪裁成餃子皮大小,制劑師傅用竹簽挑起黑膏藥,沿棉布貼小心攤開,像攤煎餅一樣。這種方法保持了傳統的制作工藝,但更為耗時耗力,一位熟練的藥師,每天可手工制貼1000張,而初學者,連做100張都難。

          做好的“三伏貼”外圈高,內圈低,中心凸起,被稱為“銅鑼邊、菊花心”,更容易在人身上形成一個真空囊,有利于貼合緊密。隨著工藝的改進,敷貼吸附力強勁而持久,市民洗澡時取下,洗完后再重新貼上,也不會影響到藥效。

      標簽:

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      無相關信息
      武漢生活資訊

      武漢圖文信息
      2023年武漢暑期青少年體育夏令營 報名
      2023年武漢暑期青少年體育夏令營 報名
      2023暑假武漢中小學生免費游泳場館!
      2023暑假武漢中小學生免費游泳場館!
      武漢市硚口區2023年小學入學報名及學校服務范圍
      武漢市硚口區2023年小學入學報名及學校服務
      蔡甸區花博匯景區
      蔡甸區花博匯景區
      武漢駕駛證考試攻略,各個科目怎么考,要考哪些內容
      武漢駕駛證考試攻略,各個科目怎么考,要考
      如何全額提取公積金(附提取方法)
      如何全額提取公積金(附提取方法)
      蔡甸區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招生方案
      蔡甸區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招生方案
      武漢市初中招生入學區域咨詢電話一覽表
      武漢市初中招生入學區域咨詢電話一覽表

      關于我們 | 打賞支持 | 廣告服務 | 聯系我們 | 網站地圖 | 免責聲明 | 幫助中心 | 友情鏈接 |

      Copyright © 2022 whw.cc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武漢網 版權所有
      鄂ICP備19009404號-6 公安備 42010502000112

      性色AV无码久久久久久免